70年产业蝶变 挺起芜湖高质量发展脊梁

发布日期:2019-10-21 00:00 来源: 市外事办 作者:市外事办编辑 浏览次数:
    40多年前,芜湖以包容的心态催开中国民营经济的“报春花”——“傻子瓜子”,播下了产业兴市的火种;

    20多年前,芜湖以开放的姿态嫁接优秀企业,结出海螺、奇瑞两朵“并蒂花”,实现支柱产业的顶天立地,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。

  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,芜湖推动产业不断调新调优调高,成功实现了“无中生有”和“有中升优”的两次质的飞跃。今天的芜湖,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,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现代农机、通用航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;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,现代农业走向中高端,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……

    产业兴则城市兴,产业强则城市强。产业的精彩蝶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,当前,芜湖以占全省5%左右的面积和人口,创造了占全省10%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,经济实力长期位居全省第二,真正担当起安徽次中心城市的重任。

    在困境中突围,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

    新中国成立初期,芜湖和很多兄弟城市一样,经济基础薄弱,以农业经济为主,工业素质不高、服务发展滞后。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,芜湖的技术企业也仅有240余家,门类齐全但规模都很小。到1998年,全市200个左右的企业,都处于停产或不生产的状态。

    怎样在困境中突围?1996年,芜湖抓住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,把白马山水泥厂“卖”给海螺,迎来海螺总部的迁入,又用置换资金启动了奇瑞汽车的建设项目。这“一卖一迁一建”,造就了奇瑞、海螺两大行业领军企业,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、材料等支柱产业崛起的崭新格局。

    一片荒草地,几间旧工棚,一支几十人的队伍,1997年初,奇瑞在外界怀疑的目光中诞生了。此后22年时间里,奇瑞沿袭发扬勇于创新的芜湖城市精神,筚路蓝缕,开拓创新,扛起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大旗,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。如今,围绕汽车产业链,奇瑞在芜湖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70多家,因为与奇瑞有紧密合作来到芜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近40家,提供就业岗位约15万人。

    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,是由沿海到沿江的T字形发展战略。海螺集团瞄准这一战略格局,立足芜湖位于T字重心接点的区位优势,加快布局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生产基地,很快成为全球水泥、型材行业最大的单一品牌,水泥产量位居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二,型材产能居世界第一。2019年,海螺集团以284.9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迈入世界500强,这是安徽本土企业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榜单。

此后,芜湖又推动市电子管厂与美的、芜钢与新兴铸管等企业联姻,搭建起汽车及零部件、材料、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的初步架构。

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崛起,推动芜湖经济实力快速提升。从1998年到2008年,芜湖GDP连续跨越六大关,到2008年,芜湖GDP达到749.7亿元,首次跃居全省第二位。

    在转型中跨越,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

    2011年8月,无为县、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管辖。至此,芜湖的三大支柱产业迎来了无为的电线电缆,拓展为四大支柱产业。

    在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、继续发挥对经济支撑作用的同时,芜湖以超前眼光“远眺”新的发展机遇,聚焦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现代农机、通用航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。

    2018年,埃夫特公司在先后并购4家外资机器人企业后,在机器人喷涂、打磨、系统集成和控制器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水平,荣获省中小企业“单打冠军”称号。目前,包括埃夫特在内的120余家机器人企业落户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——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园,芜湖机器人产业已形成工业机器人、核心零部件、服务及特种机器人、系统集成、智能装备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,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。

    今年6月17日,第五十三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,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携MPP多用途飞机、CU42无人机产品等多款展品首次亮相巴黎航展,集中展示钻石飞机在通用航空领域的整体实力和最新研发成果。自2013年启动通航产业基地建设以来,芜湖聚焦整机及航空发动机、螺旋桨、航电三大核心部件,短短几年时间实现迅猛发展,成为全国首批、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。

    这是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的两道缩影。战略性新兴产业从“小树苗”成长为“大树”,为芜湖赢得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。2017年,芜湖GDP超过3000亿元大关,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已达26%;今年上半年,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48.2%。在“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”中,百强城市近半集中在四大经济强省,芜湖在众多大城市中再次杀出重围、榜上有名。

    在发展中提速,服务业撑起“半壁江山”

    2008年4月,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开园。“天造黄山,佛造九华,人造方特”,自诞生以来,芜湖方特不断推陈出新,以项目升级、主题夜场、专题演艺等不断增强乐园吸引力。2016年,芜湖方特旅游区跻身国家级5A景区,实现了芜湖历史的突破。11年来,从一座主题乐园,发展成为包含方特欢乐世界、方特梦幻王国、方特水上乐园、方特东方神画四座主题乐园以及动漫基地、酒店、旅行社等配套设施在内的国家5A级旅游区,方特成为“欢乐芜湖”最耀眼的名片。

    以方特欢乐世界开园为起点,一颗“欢乐”的种子在芜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此后11年间,鸠兹古镇、海洋世界等一批新兴景点先后开放,芜湖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崭露头角,欢乐芜湖活力无限。

    互联网时代带来“指尖上”的新机遇,以三只松鼠、共生物流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凭空而起,短短数年成为业界领头羊。去年“双十一”当天,三只松鼠全渠道销售额达6.82亿元,同比增长30.51%,其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是天猫食品行业第二名至第九名销售额之和;凡臣电子5分钟全网销售额突破2541万元,比2017年同期增长41%。

    旅游业、电子商务、现代物流的蓬勃态势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生动体现。近年来,芜湖大力推进三产兴市战略,曾一度以“配角”身份出现的现代服务业,逐渐成为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的重要引擎。现代物流、金融、文化创意、服务外包、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力,在推动产业转型的同时,成为城市升级的重要指标。

    近年来,我市服务业比重加速提升。至2018年底,全市服务业比重达45%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51.6亿元,增长8.5%;接待中外游客3326万人次,同比增长22%,旅游收入增长25%。

    没有强大、坚实的产业支撑,就没有城市的实力,70年间,芜湖一路披荆斩棘,以产业蝶变挺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脊梁,交出了一份漂亮的“芜湖答卷”: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0.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278.5亿元,财政收入由建国初期的0.17亿元增加到603亿元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86倍、106倍。

    惟其艰难,方显勇毅;惟其磨砺,始得玉成。面对未来,芜湖必将继续发扬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、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,书写更加令人瞩目的产业发展新篇章!(信息来源:芜湖新闻网)